补贴政策结束在即专家称新能源车将迎来价格普涨
栏目:试驾 时间:2022-11-28 08:43:00 来源:网络
-
【划重点】:在年底促销和补贴退坡的双重压力下,新能源车企的营销攻防战悄然打响。特斯拉连续发起两轮“价格攻势”,福特电马紧随其后,最高降价2.8万元;虽然反应速度有点慢,但奔驰凭借EQ系列20万左右的降价空间,成为...
在年底促销和补贴退坡的双重压力下,新能源车企的营销攻防战悄然打响。特斯拉连续发起两轮“价格攻势”,福特电马紧随其后,最高降价2.8万元;虽然反应速度有点慢,但奔驰凭借EQ系列20万左右的降价空间,成为最有诚意的车企。
相比国外车企竞相追逐这波降价潮,国内自主新能源汽车品牌似乎另有打算。11月23日,比亚迪官方宣布对王朝、海洋、腾势相关新能源车上调2000-6000元;24日,一张关于吉利汽车调价的海报称,旗下吉利、几何、锐蓝品牌的官方指导价将上调2000-6000元。
随后,这一消息被证实为谣言。《证券日报》记者得到吉利汽车的回应:“此消息非吉利官方发布,为虚假消息。”吉利汽车表示,明年国家补贴的退出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可能会对新能源汽车的销售产生影响。目前,吉利汽车尚未调整新能源汽车产品价格。
截至目前,“能实现盈亏平衡甚至略有盈余的新能源汽车企业,要么通过整体销售实现规模经济,要么拥有垂直供应链体系的全方位自研降本。”在中国乘用车产业联盟秘书长张看来,当今中国符合上述条件的车企屈指可数,叠加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眼下应该关注的不是降价,而是涨价。”
新能源汽车市场价格回归理性。
卖车,涨价,在高溢价车型上挤水分
今年10月以来,特斯拉和奔驰相继宣布降价。业内猜测,继奔驰之后,谁会是下一个跟随特斯拉降价的车企,而自主品牌比亚迪却反其道而行之,让外界颇感意外。
11月23日,一则比亚迪的涨价通知瞬间登上热搜。比亚迪官方公告:王朝、海洋、腾势车型指导价将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2000-6000元。针对涨价,比亚迪解释称,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将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同时,下半年以来,电池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受上述两大主要因素影响。
11月24日,一张关于吉利汽车车型调价的海报在网上流传,随后《证券日报》记者与吉利取得了联系。对方称该消息不是吉利官方发布的,是假的。
对此,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也公开表示,上述传闻为假消息,吉利的电动车产品目前没有调价计划。“明年国家补贴的退出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可能会对新能源汽车的销售产生影响。目前吉利汽车没有调整新能源汽车产品价格。”吉利说。
“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从政策主导转向市场主导,消费结构也从哑铃型转向纺锤型,各区间车型价格将加速回归合理区间。”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相比于比亚迪结合市场规律的适度提价,奔驰EQ系列的大幅调价更像是对其此前定价策略的一次修正,即一次性挤出水分的豪华品牌电动产品价格的回归。
“缺芯贵电”叠加补贴退
专家预测,新能源汽车将迎来普遍增长。
事实上,此轮涨价是继1月和3月之后,比亚迪今年第三次正式调价。据记者观察,虽然比亚迪多次上调售价,但仍未能阻止其销量的高歌猛进。
根据比亚迪披露的数据,今年前10个月,公司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超过139.79万辆,同比增长240%。最新保险数据显示,11月前三周累计保险金额为12.28万辆。照此估算,比亚迪11月的批发量可能会继续超过20万辆。
张向记者透露,特斯拉、比亚迪、五菱是新能源车企通过大规模降低销售成本实现盈利的典型代表。“无论是特斯拉降价还是比亚迪涨价,都是调整手头订单交付和产能匹配的手段。他们先把销量冲到榜首,他们也有调整价格的主动权。”
在比亚迪宣布全部门调价的同时,吉氪智能科技副总裁赵回应:“吉氪不会跟风调价。”截至目前,尽管特斯拉之前大幅降价,补贴坡的成本压力,绝大多数新能源车企真的是按兵不动,鲜有调价宣布。
对此,FEMA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明年新能源国家补贴退出,会变相给企业造成一定的成本压力,企业普遍会有提价的可能。但结合特斯拉的降价,大部分车企可能会保持价格稳定,暂时不会调价。
此外,记者还注意到,今年提价的新能源汽车品牌,除了普遍提及的“补贴下降”外,每一轮提价,品牌都将矛头指向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和芯片短缺。据了解,从去年开始,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开始了爆发式增长模式。上海钢联最新数据显示,11月25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报58.65万元/吨。
在这种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企业不得不承受芯片和锂电池材料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苦不堪言。在不久前举行的“2022中国汽车论坛”上,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直言“缺芯贵电”已成为行业头号难题。电池成本的上涨,导致长安汽车的单车成本增加了5000元至35000元,而这些成本都要由企业自己消化。
针对新能源汽车下一步价格走势的预测,崔东树认为,今年年底不会出现大规模的新能源汽车降价潮,但可能会出现一波涨价潮。在其看来,锂电池价格持续高企,如果明年新能源国家补退出,车企陆续实施涨价将是必然趋势。先降价再涨价,会让车企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销量的发展。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
- 推荐新闻
- · 汽车行业可持续目标如何实现?
- · 汽车制造业利润实现由降转增
- · 预售价14万元起 东风风行雷霆开启预售
- · 比亚迪护卫舰07将于12月9日上市,预售22万元
- · 世嘉前挡风玻璃下面的叫什么名字汽车挡风玻璃无缘无
- · 为什么吉利远景的前窗除雾器不管用吉利远景下雨天怎
- · 十五万女士买什么车好10多万买什么车比较好女士
- · 新速腾前挡玻璃是什么牌子速腾前挡风玻璃多少钱
- · 后面有跟车开启什么信号灯手机信号灯怎么开启
- · 15款君威后座座套怎么安装15款君威后座椅拆卸图